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李皖的博客

倾听。入戏。吹牛皮。扯椰子。

 
 
 

日志

 
 
关于我
李皖  

职业报人, 业余写作。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倾听就是歌唱》《我听到了幸福》《五年顺流而下》《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暗处低吟》《亮处说话》《娱死记》《锦瑟无端》等书。在《读书》杂志开有专栏。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第二、三、四届评审团主席。另编纂有万里茶道著作《重走中俄万里茶道》《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商业用途转载, 须先征得同意。非商业用途自便, 惟请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我的邮箱: lwan艾特vip.sohu.com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2010-12-22 22:24: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拼贴,一个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手段,不只在音乐中常见。网上PS党是最草根的拼贴实干家。

 除了对传统的突破,20世纪最能代表本世纪精神内质的艺术,很多都来源于新的技术手段。很显然,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又来源于人类生活的新的现实。如果说这个世纪的前半部是大工业的时代,后半部是信息的时代,那么,这种大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语言,开始潜移默化地孕育大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艺术语言。对19世纪之前的作曲家来说,创作音乐,或许意味着:来,我们写段交响乐吧!谱纸、鹅毛笔、钢琴、管弦乐,由此在音乐家的想象力中自然而然地伸延开来,虽千变万化,但那音乐形式的核心始终坚固。写部独奏曲还是写部协奏曲,这个问题早已被前定了,作曲就意味着——作一部独奏作品或交响作品,为小提琴或者弦乐队,它们作为声音的表达方式和组织结构形式,构成音乐形式内部更深的、更不易察觉的恒久形式内核。而一段时期内形式内核的稳固不变,形成了音乐中的大的世代,三五百年,或者更长。这样一个世代,在人类的20世纪,开始显露出更迭的征兆。

新的音乐建立在新的时代之声之上。20世纪最不该忽略的是电子和机器的重要性——不管你是反对还是赞成,它都会长久地左右着新语言的建立。确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对20世纪音乐,合成器与录音室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这个世纪的作曲手段,是用以发展乐思的乐器,是音乐家手中的纸与笔。要作曲么?声音合成就是作曲,而不一定是在头脑中呈现乐句;采样和混音就是作曲,而不一定是在钢琴上试奏旋律与和声。在20世纪,音乐的内涵和作曲的内涵都变化了。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录音室不只是在录音,它也是音乐创作手段,其功用一如古典音乐家手下的钢琴,眼前的谱纸。

 这样去看,我们发现了20世纪音乐的第一个作曲家,电信工程师出身的法国音乐家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1910~1995)。最早看这段历史时,我觉得舍费尔是如此地不成器和低智商,因此在黑夜中不禁笑出了声。时为1948年,舍费尔用录音盘把火车运行的声音——车轮滚动、喷汽、汽笛声,统统录下来进行重新拼接,便成了一首“乐曲”,他把它命名为《火车练习曲》;此后又用相同的手法录制了锅盖旋转、和尚念经、巴厘土族人的演奏、咳嗽等,分别成为《锅盖练习曲》和《忧郁练习曲》。舍费尔称他的创作为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ete),并在法兰西广播电台播出。具体音乐直接收录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音响,然后对录音带进行处理。2

看这段文字后仅仅两年,我对自己笑出了声。因为这时我从听觉上接触到了电子实验音乐,感受到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这背后舍费尔那强大的灵魂。这些不是用曲式组织起来的声音,深邃、神秘、广阔、动人,而它正是在舍费尔开创的手法上建立起来:录音带打圈子,可使声音无限循环;变化速度,可以改变原录音音高;反转方向放音,可以产生奇异的超自然幻音;录音带延迟,可以产生回声效果;分切和拼接,可以给原始录音以形式和结构。这使我反省到,人类的新器物、新环境、新生活所滋生的新的艺术手段,尽管起初是可笑的,但却暗含着美学上的隐秘逻辑和巨大的艺术可能,这是绝对不可以嘲笑的,如果我们嘲笑,最后一定会发现,被嘲笑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坐在机器之间的人,是工程师,也是音乐家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舍费尔,工程师兼音乐家,具体音乐的发明人

 舍费尔所作的最原始的采样与合成,打通了两条道,一条是采集声音——这是笔直通往民间采风、不同于录音工作室(制造声音)的方向,最后蔚然而成“世界音乐”的大观;另一条是处理声音,这发展为今天的混音艺术。无论“采样”还是“混音”,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拼贴”手法,在电子音乐、舞曲音乐、实验音乐乃至最一般的流行音乐中,它们已成为最基本的“作曲”手法,其重要程度一如古典乐中的赋格与和声。

而它们对这个时代现实的揭示,真的是匪夷所思。今日电子乐的风流人物“DJ司颇奇”(DJ Spooky,1970~ ),其节奏神奇、律动新鲜、充满奇诡意象的音乐,已经打下世界流行乐听众的半壁江山。司颇奇的作为仿似90年代的舍费尔,用安装在酒吧、咖啡厅的麦克风、随身听等电子接收设备,收集街头各色声响,然后捣碎其全部含义,重新拼接出以街头“声浪、波漩和龙卷风”组成的“语词尘埃”。对舞曲艺人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混音,司颇奇的理解充满了揭示性。“混音:不同意义的交融,其以前的涵义被圈进了一个空间,在其中它们被予以处理,让其在时间、空间和文化上的不同,在电子拓扑存在的当下界域之中消逝。”在司颇奇所住的地方,“纽约膨胀着,它稠密、充满噪音、充斥污染:它是媒体饱和的都市风景。”而他的责任便是以色彩斑斓的方式,传递那原来不可传递的,使之导向一切事物都交相关联的多元空间。于是我们从他的音乐中,听到了都市生活的混杂和病态:虽然都采自现实,却仿佛是外星系的声音,一种无限的孤寂与疏离感,属于大都市中过于敏感的灵魂。3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DJ Spooky,采集纽约声音,制作成电子音乐

 确实,虽然几乎无法作令人信服的分析,但那种声音是一听即明的:属于今天,属于科技,属于信息时代的感受。“波提斯海德”(Portishead)、“吹奇”(Tricky)等幻觉舞曲音乐(Trip-hop)中常见的意境,也与拼贴有着密切关联,仿佛老式唱片的沙沙声、工业化的刮擦声、滴水声、激光枪的声音和游戏机的战争场面,充斥在作品中,它们都不是乐音,却构成了幻觉舞曲无比重要的背景空间。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Tricky的幻觉舞曲,用环境声音的采样和变形,制造仿似幻境的体验

 当代电子乐不仅拼贴生活音响,也拼贴现成音乐,甚至经常借用别人的音乐。更甚至,很多舞曲艺术家并不创作歌曲,只是拆解和组装歌曲。采用别人的声音原模原样直接贴进自己的作品,比较早的例子是德国“发电站”(Kraftwerk)80年代初的作品;他们更早一些作品,比如1974年用音乐描述德奥高速公路的《高速公路》(Autobahn),循环往复的机动旋律乃是合成器完成的“反复贴制”。80年代中后期,英国的“新秩序”(New Order)作了同样的两件事。90年代的流行电子翘楚“化学兄弟”(The Chemical Brothers),最近的杰作《自管自》(Dig Your Own Hole,1997),也包含了对别人作品的取样,其中包括披头士的名作。精通此道的KLF早在多年前便大肆干过类似勾当,据说还出版了一本书介绍其偷窃术,因为经常盗用别人的旋律、节奏甚至原声,有人不无贬义地称其为“扒带高手”。最近,由制作人、录音师等摇滚幕后名人组成的“垃圾”乐队(Garbage),无疑也在作剪剪贴贴的游戏。如《愚蠢的女孩》(Stupid Girl,1995)就是“冲撞”乐队的《徒然列车》(Clash: Train in Vain)采样加上磁带机转动的噪音构成的。类似作派的当代乐队、歌手聚集在一些小公司:如“星形作品”(Astralwerks)、“1500张录音”(1500records)、“亚蔷薇”(Sub Rosa)、“极纯”(Too Pure)等,“极纯”公司签下的“立体声实验室”(Stereolab)是其中富于内涵、智力和幻想力的组合,“月光颤动”(Moonshake)像电脑顽童,“长鳍鱼”(Long Fin Killie)则暗含强烈的宗教观念。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采样音乐的先驱KLF,喜欢猎取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鼓捣搅和

 当你听到这中间的优秀之作后,你就知道好的采样并不是简单的借用,更与剽窃扯不上任何瓜葛,它们那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新颖听觉和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让你明白这声音在既往的音乐中从没有有过。一两段熟悉的旋律又怎样?何况这熟悉让你觉得陌生,陌生得冷,陌生得隔着世纪。这是彻头彻尾的新锐创作,是今日音乐生活中的身临其境者和真正的先锋。只要你听一听《舞场间奏》(Chill Out,1990),你就会知道那些家伙说KLF扒带是多么地可笑。它那种闻所未闻的乐境,哪里让人想得到取材的原型?甚至,它都让你忘记了是在人间!

这是计算机音乐时代的镶嵌与拼贴。舍费尔式的录音处理手段,已被定型为一系列的精密机器:采样器、合成器、音序器、人声处理器、微电脑和音效软件,它们的高效率和多样性,已经成为电子流行乐音乐家手里最得心应手的“新乐器”。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这样一件小东西,集成了键盘、合成器、采样器、音序器

 这些,都提示我们重读电子乐的发展史。具体音乐并没有过时,录音带音乐(Tape Music)的成果也还可以重拾。不怎么借助现成机器,一些更少为大众所知的音乐家也上路了,很多情况下,这是流行音乐之外的严肃音乐家的道路。司各特·约翰逊(Scott Johnson,1952~ )在1982年完成《约翰某个人》(John Somebody),连这个标题也是拼贴式的,这是他个人音乐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批音乐家继续使用录音带技法的见证。约翰逊喜欢使用较原初的录音带技术,如舍费尔那般笨拙地,先将音乐演奏下来,再录音,再在录音中动手脚,切割然后拼接。他1996年的专辑《剪刀石头布》(Rock/Paper/Scissors),是技艺更加炉火纯青的作品。摇滚名人、“地下丝绒”乐队成员约翰·凯尔(John Cale,1942~ )过去甚少涉足电子拼贴创作,但他与鲍勃·纽沃斯(Bob Neuwirth)合作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天》(Last Day on Earth,1994),却以镶嵌和拼贴的手法,描绘了乡村音乐的新的景观。在美术、表演和音乐领域均获得成功的多媒体艺术家劳里·安德森(Laurie Anderson,1947~ ),用现场的幻灯、装置等进一步给拼贴艺术增加视觉感受,即便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以《戴宝石的丑者》(The Ugly One with the Jewels,1995)为题的演出,通篇朗读也能让人浮想联翩。与《戴宝石的丑者》相仿,1993年,李·海拉(Lee Hyla,1952~ )为垮掉诗人金斯堡的朗诵《嚎叫》(Howl)配上了紧张险峻的弦乐四重奏,这番重组被现代音乐发言人“克隆诺四重奏”(Kronos Quartet)1995年灌成唱片,次年发行。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地球上的最后一天》,实验音乐家和乡村音乐家的合作,让老乡村变成未来派

 先锋音乐家约翰·佐恩(John Zorn,1953~ )如今已被公认为最活跃的音乐拼贴家之一,他创造了新的拼贴做法,不是在录音机中,更不是在计算机中,而是在现场演奏中即兴拼贴,这一作法也包含有偶然音乐的要素。在很多乐手参与的演奏中,佐恩充当“指挥”角色。这指挥手中持一大把指示牌,上面写着不同的风格名称,比如爵士、古典、摇滚、流行、各地民间音乐,诸如此类,举起哪个牌子,乐手就按哪种风格演奏,而演奏不到若干分钟、甚至若干秒钟,指挥又迅即改举起风格完全不同的新牌子,于是就有了《双行公路》(Two-lane Highway,1991)等种种曲子。虽然《双行公路》现在看来并不精彩,甚至,它依然局限在某一种音乐套路——比如布鲁斯和爵士乐之内,但这种镶嵌演奏技法唤起了现场高手们的想象力,效仿者甚众,佐恩因此而被视为旗帜。

回顾20世纪,有一点不难发现,科技和信息的新方式,必然会渗透进生活方式,进而渗透进艺术方式之中。拼贴在今天的发生,除了是对这种变化的印证,对今日世界也有揭示意义。全球化的共时性使世界整体呈现出拼合的景观:跨国资本的运作和流动,世界各地交流往来的频繁,卫星传媒的全球发送,计算机网络的遍布世界,通过这些,各种不同文化——从基督教到儒家文化,从伊斯兰到佛教文化,在每一个人的眼皮下快速地转换、拼贴,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而世界每一地的景象也都具有拼贴的特质:传统与时尚共存,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本国人与外国人共存,政治与商业共存,它们互不相干,并肩而立,五光十色,斑驳陆离。而这,不正同构于今天的电子音乐?中国进一步敞开政治大门、万民皆蠢蠢跃动于经济热潮的那年,崔健在《彼岸》和《红旗下的蛋》(1994)里适时地制造了一场声音拼贴的喜剧,当时我就感到,这是多么眼花缭乱而又准确独到的语言,这是时代多么活生生的写照!

从具体音乐到拼贴艺术——电子音乐之二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我们身边的现实,越来越像一部现成的拼贴作品

 注释:

1、本文部分内容系与史文华合作。

2、参见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出版。

3、参见郝舫《电动灵魂》,原载于《高新技术产业报》之《世界音像》。

1998年3月    

  评论这张
 
阅读(4825)|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