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动,我参与了。
目前,为了先理出一个头绪,有关方面正在对1979年以来的专辑进行统计,已经统计出6000张。
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
前几天,我接到第一个候选单,第一反应是,需要纳入统计、需要列入候选的专辑还有如此之多,未知的领域还如此广阔,路一眼望不到尽头。
为了补充我了解的部分专辑目录,只是随手,就便,只补充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却花了我整整两天时间。
其实,最终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统计。
这项活动,有一个最直接的价值是,会对我们的失忆症有所矫治。近30多年,中国人把一生已经过成了好几辈子,他前几辈子的时间是那么遥远,日子是那么拥挤,已经完全失忆了。这些专辑,这些歌目,会让他想起什么来,记起那些不复记忆的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零零年代是另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太多,事情发生太密,事情发生得太秘密,许多值得看到的事,我们都没有看到。
下面是关于这件事的新闻报道:
6000张唱片入选33年“百佳评选” 入选规则具争议
2011-12-29 13:01:46 来源: 新华娱乐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协会联手英爵文化共同发起的“内地流行乐坛33年百佳唱片评选”活动日前正式启动。作为内地流行乐坛最大规模的评选,“百佳唱片”前期已经过近半年的资料搜集工作,截止目前收录的唱片已超过6000余张,极具收藏及文献价值。但由于牵涉到艺人、出版、市场等诸多因素,唱片的入选规则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颇具争议。
据介绍,百佳唱片评选目前已基本完成资料搜集、成立委员会、确定评审名单等前期筹备工作,计划于春节后正式启动评审投票及大众网络投票,目前已搜集的唱片资料已经超过6000张,且还在继续增加中。这6000张唱片中已全面涵盖了1979年~2011年这33年间内地流行乐坛的所有专辑作品,但由于各年代作品及歌手状况极为复杂,专辑的入选规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诸如:翻唱专辑是否入选、内地歌手在港台发行的专辑是否入选、独立音乐专辑是否入选等都经过了多次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论。
对此,组委会发言人表示:“我们目前搜集的唱片目录几乎涵盖了所有正式出版的内地流行音乐唱片,独立音乐专辑当然会包括在其中,但是因为全国各地独立出版的音乐制品数量极为浩瀚且资讯稀少,我们尽量透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但是相信仍然会有遗珠,这也有赖于活动开展之后业内人士与热心的听众给予增补和完善。”
同时,该发言人也对入选资格进行了说明:“原则上只要是1979年至2011年这33年期间在中国内地正式出版发行的,由内地艺人表演的流行音乐实体专辑都会纳入这个总目录,而候选专辑名单将由评审委员会从总目录中初选出来作为投票的基础。但内地流行音乐随着内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变化纷繁的三十年,不仅出品量巨大,作品属性也非常复杂,界定起来颇具难度。比如八十年代的绝大多数专辑均翻唱自港台歌曲,并不具备原创性,但是因为当时属于流行音乐的发轫期,原创力量尚未爆发,很多专辑以巨大的销量和影响力承担了流行音乐的启蒙功能,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另外,90年代以后诸多歌手的专辑中不乏来自港台和海外的创作制作力量的参与,甚至整张专辑均为港台创制,例如那英在福茂和百代时期的专辑,评委会也在此类专辑的入围资格上颇费踟蹰;还有介于民歌和流行之间的作品也非常多,如何划定流行的范畴对内地音乐也是个难点。”
对于评选有可能存在的争议,该发言人表示:在未来的评选中,评委会会根据广大评审和民间的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正。同时,百佳唱片也力邀目前业界最具影响力及发言权的金兆钧先生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评委会成员则包括戴方、王晓峰、李皖、郝舫、姜弘、科尔沁夫等著名媒体人、评论人,完整的评委名单将超过100人,力求最大范围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