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李皖尝碟”是我在《长江日报》上开的碟评专栏,大约从九六年十月写到九八年六月,一周一期,偶有间隔。自取的这个栏名,有自贬之意,也暗含对读者的提醒。初次接触为“尝”,浅尝辄止为“尝”。同时,“尝”是舌头的功能,在耳、鼻、眼这些器官中,舌头是基本的、具体的、难以抽象和升华、因而距艺术欣赏较远的一个器官。
在对唱片的评判上,专栏分成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考虑较多的是对读者的引导,分别用“建议一听”、“可以一听”、“可以不听”三种评价,对唱片作出标识;后一个阶段考虑较多的是欣赏的两种不同功能,艺人的两种不同形态,更倾向于对唱片成分进行划分,于是有了“产品、优秀产品”,“作品、优秀作品”。
☆建议一听△可以一听○可以不听
☆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这个誓言,潜意识里是基于这多年来对全社会的道德、价值激烈变化的一种心灵的抵抗。当没有什么是不变的价值时,“青春无悔”可以凑数。其实这青春里除几个漂亮女生、校园诗人和流浪歌手以外,没什么值得特别留恋的东西。但他将所有的美、纯洁、真诚、善良等等铭心刻骨的东西,都毫不虚怯地注入了“青春”并言其无悔,以此撑住自己不想在这多变之年里快速垮落下去的精神之躯。
最美好的都授予过去,最丑恶的都栽赃给现在,这是今天所有的理想主义者的共同战术。情感之激产生了《青春无悔》中最能撼动人心的歌:纪念诗人系列,《青春纪念》、《好风长吟》;校园才子气则促成了另外的歌:《B小调雨后》,《模范情书》等。同时,它们也是真正的歌唱——一种用声音捕捉心动的艺术,你可以注意在感情处于难以控制的状态时,作曲和歌唱所特有的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自自然然的打破。
1996年10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