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李皖的博客

倾听。入戏。吹牛皮。扯椰子。

 
 
 

日志

 
 
关于我
李皖  

职业报人, 业余写作。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倾听就是歌唱》《我听到了幸福》《五年顺流而下》《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暗处低吟》《亮处说话》《娱死记》《锦瑟无端》等书。在《读书》杂志开有专栏。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第二、三、四届评审团主席。另编纂有万里茶道著作《重走中俄万里茶道》《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商业用途转载, 须先征得同意。非商业用途自便, 惟请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我的邮箱: lwan艾特vip.sohu.com

汉口开埠后,张家口成为北方茶都  

2014-09-24 09:51:45|  分类: 叙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万里茶道走东口:

汉口开埠后,张家口成为北方

汉口开埠后,张家口成为北方茶都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特派记者郑汝可 李皖 发自河北张家口


中俄茶叶贸易,带动了万里茶道沿线一批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因“张库大道”而兴的河北张家口市,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张家口西北东三面环山,一条河流贯穿南北。周围的山势南宽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门”,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狭长孔道,一直通向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被称为“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是当年茶叶贸易重要的运销线路,兴于1860年前后。经张家口到塞外的这一条商业之路,也是人们俗称的 “走东口”。

827日,本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来到张家口市,探访古城茶市大境门等地,试图寻找当年中俄茶叶贸易留下的蛛丝马迹。


堡子里拥有众多茶商总部


采访团来到张家口的第一站,是被当地人为“堡子里”的老城。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明朝时期防止蒙古军队进犯的军事要塞。

如今的堡子里,主街是一条复古商业街,距离市中心不远。张家口地方专家刘振瑛介绍,明清时期,随着张库大道茶叶之路的日渐兴盛,张家口堡的商业贸易功能越来越强,最后将其军事功能覆盖

他引据,隆庆五年(1571年),明廷和蒙古俺答汗议和,并在张家口堡设立“茶马互市”。到明万历年间,张家口的“茶马互市”贸易已成规模。

“当时,‘堡子里’山西商人很多,” 刘振瑛说,这里有当时全国最富盛名的票号“日升昌”,中外茶商云集此处,鼎盛时期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晋商大户常家是发家于此,在此设有大德玉、大涌玉等茶庄总号。

记者探访看到,堡子里随处可见山西风格的单檐屋舍。老街上,常家创始人常万达兴建的大美玉商号,仍是街巷中的最高建筑,门口还留有当年的龙头雕饰。

刘振瑛说,清代时期,张家口有四大茶庄:大裕川、大玉川、长裕川和长盛川。以大裕川茶庄为例,当年,清廷曾为其经营的茶叶赐予红色“双龙票”,使其购销畅行无阻。清乾隆帝赐予茶庄“双龙石碑”,上面镌刻着大裕茶庄对发展中俄、汉蒙贸易的贡献。“常家门口的龙头,应该就是获赠于此。”

记者看到,老街中一座道观石碑,刘振瑛的分析提供了些许佐证。石碑建于明万历年间,碑文上,清晰可见大裕川等茶庄捐资情况,且排名靠前。


大境门外的“旱码头” 


张家口三面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天生的兵家必争之地。距离张家口市中心4公里左右的大境门,当年是山口处扼守张库大道的咽喉,被称为“中国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

刘振瑛介绍,大境门修筑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筑大境门,是清政府对张库大道这条商业运输线的极大支持。”他说,当时,张家口出大境门向西,近十里的狭长沟谷中,寸土寸金,商号店铺鳞次栉比,交易市场人声鼎沸。

“外商也纷纷来此,” 刘振瑛说,据记载,当时设在张家口的外国商行有英国的“德隆”、“仁记”、“商业”、“平和,有德的“礼和”、“地亚士”,有美国的“茂盛”、“德泰”,有日本的“三井”、“三菱”,还有法、俄、荷兰等的商行,总数达44家,可以和同一时期的天津、上海相媲美。

记者看到,目前大境门与周围长城部分正在修缮,开发旅游。刘振瑛所的“十里沟谷”,目前正在兴建新的复古商业街,大多面目全非。只有西侧小境门内一条深深的车辙印,依稀可见清代诗人描述的“车辙行腾市井嚣,百年休养得今朝,黄云匝地遮沙漠,衰草连冈走骆驼”景象。

《茶叶之路》一书作者邓九刚,张库大道的繁盛,与汉口开埠密不可分。1861年,清政府与中、法、俄签订《北京条约》,汉口成为新辟的通商口岸1862,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使俄商们取得在中国南方直接在茶区采购加工茶叶的权利;且俄商在中国边界百里内免税。“张家口成为俄商触角伸往中国内地的必经之地,”邓九刚说,当时章程还规定,俄国商货经张家口时可留十分之二在当地销售,“这也带动了张家口当年的繁华”。


张家口因“走西口”隐而不张


825日,采访团在山西晋中榆次走访获得的新史料,也揭开了张家口之兴的另一段隐情。

据榆次区史志办刘锦萍研究分析,清政府南下入主中原前,因晋商一直在北方进行边境贸易的缘故,清与晋商之间有一种“近亲”的情感。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为“财赋有出,国用不匮”,清政府需要晋商为他们购买、输送各种物资,以稳固边塞,繁荣经济,于是册封了盘踞张家口、多年从事边疆贸易的八家晋商为皇商。

华商赴恰克图进行中俄贸易,须获得清政府的信票(即龙票),无票不准入市。信票只有张家口(清政府察哈尔都统张家口衙门)才有权发放,一年办理两次,以旧换新,其他地方政府一律无权。“这就使晋商垄断了全部的恰克图贸易,”刘锦萍说。

“山西榆次曾经的晋商时代,都是‘走东口’的商人,包括茶叶之路上排名第一位的常家和排名第二位的郝家,民间人丁的十之三四依附而行,何等壮观。就是现在到民间走访,看到不错的老宅院,进去一问,总会得到曾经的主人‘在张家口经商’一类的回答。”刘锦萍说。

而“走西口”之路,是万里茶道上的旁支。这条从杀虎口到呼和浩特的路,是山西也包括其他北方商人,假道旅蒙走私俄国的贩茶之路。刘锦萍说:“他们无法挤入东口,享受不到茶叶之路上的特权。虽然受尽惊恐和勒索,但对俄贸易利益的巨大诱惑,又使他们多年冒险‘私售’,也能从中获利。”

面对这段历史,记者感到,可能正是因为“走西口”更为民间的、冒险的、艰难苦困的经历,它才变得更为著名,至今仍然在歌曲、影视中流传。而当年真正的茶贸大道、北方茶都张家口,竟在这种浪漫传奇中隐而不张。

“走西口”走私茶叶的性质,在清咸丰年间改变,一个叫程化鹏的山西商人,代表西口商户请愿,使清政府信票发放权扩大到了呼和浩特。由此,“走西口”的私商由暗转明,堂堂正正融入到茶叶之路浩浩荡荡的对俄贸易大军中。“这段历史记载在《山西献征》程化鹏事略中,”刘锦萍说。

  评论这张
 
阅读(1569)|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